事多压身,也让董曌有些疲惫,如果不是这些事情实在是推脱不掉,他都想要把所有事情推掉,然后躺在床上睡一整天。
他脑海之中对于太学的改制已经有了大概的雏形,这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也让他整日头昏脑涨。
不过所幸的是,他终于把一些最为关键的问题点给想通了,他也决定接下来就依照着这其中的道理来对太学进行改制。
之前的太学并不能够支撑住如今他对于知识普及的愿望,而那种注定会被淘汰的模式自然不需要太多的感叹。
太学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它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汉朝最重要的教育机构,没有之一。
西汉早期,黄老之学盛行,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最早是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
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
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内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可容补官。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
顺帝永建元年126,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费一年时间,用工徒十一万二千人,建成两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其后,太学生人数多至三万人。
灵帝熹平四年175,为了刊正经书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全国各地来观看和抄录经文者,络绎于途。
两汉时太学在培养人才和促进文化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政治的腐败,太学生开始参与政治。
西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学生千余,以图解救执法不阿的司隶校尉鲍宣。
同时有许多人会将太学和国子监搞混,因为这两个组织的确有一定的相似性,当然难以不被放在一起比较。
国子监与太学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复指代国子监。
但同时,“国子监”
出现后,“学”
与“监”
不同的含义说明了二者在承担两种功能上的不同分工,“学”
是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而“监”
是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国子学或国子监,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制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
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
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
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