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大学在夏为东序,在殷为右学,在周有东胶,而周朝又曾设五大学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中为辟雍。到了汉代,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至于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这也是为什么蔡邕可以非常会收到许多人推崇的原因之一,因为原本的太学之中,就是由蔡邕来带领和管理的,他确定了太学那一段时间的清净。
蔡邕,他在太学被解散之后,又被汉灵帝时召任郎中。
结果后来因为弹劾宦官而遭到诬陷,流放朔方,遇赦后亡命江湖十余载。
历史少的他,在献帝时董卓专权的时候,被董卓强令入都为侍御史,拜左中郎将,因此后人也称他“蔡中郎”
。
董卓遭诛后,他亦被捕,被王允所干扰,死于狱中。
蔡邕精于篆、隶,他的字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整饬而不刻板,静穆而有回生气,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他还受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的启,创造了千古称绝的“飞白书”
。
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
蔡邕还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篆答势》、《笔赋》、《笔论》、《九势》等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世作品有《嘉平石经》,相传《曹娥碑》也是他写的。
这也正是蔡邕会拥有这么多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他后面听命于董卓,但是他所做到的贡献远比他的黑点要多的多的。
蔡邕之前受过董卓的恩惠,看董卓死了一时没有控制住情绪。
因为在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十分暴虐,府后来司徒巧施连环计,与吕布等人一起除了董卓。
董卓一死,人们拍手称快,可是当时的大文人蔡邕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跑到董卓身边失声恸哭。
王允大怒,以其不忠于汉室为名,下令将蔡邕斩。
史书记载,蔡邕曾说我哭董卓绝不是心中背叛国家,偏向于董卓,只因为董卓对我有知遇之恩,一时难过才不觉为之一哭。我自知有罪,甘愿受罚。但希望您能留我一条性命,让我把《汉史》修完。
的确,董卓对蔡邕有恩。当时董卓当政,要征用名流,便派人去请蔡邕。
蔡邕深知董卓暴行,不愿意屈节侍之。但是董卓却威胁蔡邕,如果你不来,我就要杀了你的全族。蔡邕害怕殃及家人,便只好前来应征。
……
“邕之才,不可以一时而说也,冠绝天下也。”
——《续汉书-蔡邕传》董曌着
喜欢佐君续汉请大家收藏佐君续汉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