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司马光读左传 > 鲁襄公十八年(第1页)

鲁襄公十八年(第1页)

鲁襄公十八年

公元前555年,鲁襄公十八年。

十八年春,白狄始来。

十八年春,白狄人第一次访问鲁国。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执孙蒯于纯留,为曹故也。

晋国终于行动。

夏天,晋国人在长子逮捕了卫国的行人石买,在纯留逮捕了孙蒯,这是因为他们侵略了曹国。

秋,齐侯伐我北鄙。中行献子将伐齐,梦与厉公讼,弗胜。公以戈击之,首队于前,跪而戴之,奉之以走,见梗阳之巫皋。他日,见诸道,与之言,同。巫曰:“今兹主必死,若有事于东方,则可以逞。”

献子许诺。

秋天,齐灵公入侵鲁国北部边境。晋国的荀偃打算讨伐齐国,梦见自己与晋厉公在天神面前打官司(二十年前,栾书、荀偃派程滑杀死晋厉公),荀偃败诉。晋厉公挥戈攻击荀偃,将他的脑袋斩落在身前。荀偃跪下来将脑袋捡起,“戴”

在脖子上,双手扶着跑开,路上看到梗阳的巫皋。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梦!更奇的是,过了几天,荀偃真在路上遇到了巫皋,和他说了几句话,原来巫皋也做了同样的梦!巫皋说:“今年您一定会死。如果在东方有战事,那是可以如愿的。”

荀偃答应了。也就是说,在听了巫皋的话之后,荀偃便下定了决心要讨伐齐国。

晋侯伐齐,将济河。献子以朱丝系玉二,而祷曰:“齐环怙恃其险,负其众庶,弃好背盟,陵虐神主。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其官臣偃实先后之。苟捷有功,无作神羞,官臣偃无敢复济。唯尔有神裁之。”

沉玉而济。

晋平公动身讨伐齐国,将要渡过黄河的时候,荀偃用红绳绑着两对玉璧,向河神祷告:“齐环(齐灵公名环)靠着地形险要,仗着人口众多,抛弃友好,背叛盟约,欺凌百姓。曾臣彪(晋平公名彪)将率领诸侯去讨伐他,彪的官臣荀偃在前后效力,如果能够获胜有功,不让神明蒙羞,官臣荀偃不敢再次渡河,任凭神明制裁。”

将玉沉入黄河然后渡河。

所谓曾臣,就是陪臣。前面说过,诸侯在天子面前称臣,诸侯的卿大夫在天子面前称为陪臣。同样道理,天子在神面前称臣,诸侯在神面前就只能称为陪臣了。至于官臣,也就是诸侯的臣下。荀偃发这样的誓,是在向神明表示自己不奢望活着回来了,但是祈求神明保佑晋国能够在战争中获胜。

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夙沙卫曰:“不能战,莫如守险。”

弗听。诸侯之士门焉,齐人多死。范宣子告析文子,曰:“吾知子,敢匿情乎?鲁人、莒人皆请以车千乘自其乡入,既许之矣。若入,君必失国。子盍图之!”

子家以告公。公恐。晏婴闻之,曰:“君固无勇,而又闻是,弗能久矣。”

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使乘车者左实右伪,以旆先,舆曳柴而从之。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丙寅晦,齐师夜遁。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

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

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乌,齐师其遁。”

十月,诸侯在鲁国的济水之滨相会,重温在梁之会上的盟誓,共同讨伐齐国。齐灵公在平阴抵御,在防门外开挖壕沟,加起来有一里之宽。夙沙卫建议:“如果不能作战,不如固守险要。”

也就是想依靠泰山之险来对抗联军。齐灵公不听。诸侯部队进攻防门,齐军大多战死。士派人给齐国大夫析文子(即子家)传话:“我了解您,难道敢隐瞒情况吗?鲁国、莒国都请求带一千乘战车从他们那里打过来,我们已经答应了。如果是那样,你们的国君必定会失去国家,您何不认真考虑一下?”

析文子将这话转告齐灵公。齐灵公害怕了。晏婴听到了,说:“国君本来就没有勇气,而又听到这些,不会在这里坚持太久了。”

齐灵公登上巫山眺望晋军。晋国人派司马在山林湖泽中开辟道路,虽然有不能到的地方,一定要竖起大旗,稀疏地布置军阵。战车的左边是真人而右边摆上假人,以大旗为前导,车后拖着木柴跟上去,造成千军万马奔驰的气势。齐灵公看到了,以为晋军人马多到不可胜数,吓得脱离部队,逃了回去。十月二十九日,齐军连夜遁逃。师旷向晋平公报告:“乌鸦的声音很欢快,齐军肯定逃跑了。”

晋国大夫邢伯对荀偃说:“有车马的声音,齐军恐怕是逃走了。”

羊舌也跑来向晋平公报告:“城头上有乌鸦,齐军应该是逃走了。”

十一月丁卯朔,入平阴,遂从齐师。夙沙卫连大车以塞隧而殿。殖绰、郭最曰:“子殿国师,齐之辱也。子姑先乎!”

乃代之殿。卫杀马于隘以塞道。晋州绰及之,射殖绰,中肩,两矢夹,曰:“止,将为三军获;不止,将取其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