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结束了,而网上关于《梁祝》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在话剧表演开始之前,唐林就同步上线了《梁祝》的完整乐曲,并且a西湖景区。
从决定拿出《梁祝》这个曲子时,唐林就没再担心西湖景区是否会满意这个问题。
没错,就是这么自信。
事实也没有让唐林失望,表演结束后,《梁祝》以一种夸张的度,迅登顶微云、抖乐平台热搜榜一。
而这会儿#央妈现身唐林话剧#、#张怀民#等话题,可还挂在榜上!
这让一些没看直播的纯路人,打开热榜就会被这件事吸引。
点进去之后,现原来是个话剧表演。
仔细一看,哦,是一个叫唐林的人写的故事。
再一看,咦,还去了这么多大佬,嗯?还有央视!
于是大部分人,开始好奇这话剧有什么不同,顺着链接,就点进录播视频。
接着,三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
一个小时后,网络上就再次多出一群《梁祝》粉丝,开始疯狂安利。
这一举动并不奇怪。
话剧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娱乐休闲方式,而这种方式在大多数人眼中,要比电影,k歌更高级几分,或者说更具格调。
很多人的朋友圈,会经常自己在话剧现场的照片,并配上一段自认为有深度的文案。
事实上,他们真的看懂了吗?不见得。
在那些人心里,他们并不是为了分享收获,而是想告诉其他人,你看,我在看话剧,就是比你看电影格调高。
在这种畸形的风气下,当一部非常优秀的话剧横空出世,很多人看后现,呦呵,原来我可以看懂,原来这就是话剧的魅力,原来我也这么有格调。
不行我得让其他人知道。
而《梁祝》就是这样的作品,普通人看了会感动,专业人看后觉得有深度。
于是乎,无论是真心亦或是从众,《梁祝》的热度开始如同病毒一般席卷全网。
善于思考的人,觉得这个故事映射了很多事,值得回味细品。
而做艺术影视的人,已经意识到,一个新的大Ip,正在出现。
话剧结束后,现场因为有央视以及很多圈内大佬在,所以唐林他们不可能撇下不管,去和观众合影。
现场的观众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在彻底结束之后,就在保安的引导下,有序离开现场。
虽然不能合影,但挡不住话剧社演员们的兴奋。
观众刚刚的反应已经告诉他们。
表演很成功!
四天多的时间,通过大家不懈努力,终于交出了完美答卷。
不少演员这会儿正咧着嘴刷手机,查看网友们的各种评论,满满成就感充斥心间。
孟浩在观众开始离场后,也是立马拿着手机,跑来找唐林。
接过手机,唐林看了眼直播间,好家伙,78的直播在线人数,简直吓人。
当看见唐林出现在手机里时,满屏刷起了“梁山伯!”
因为眼下有事,不可能长聊,笑着和大家说了两句后,唐林果断关掉直播。
直播间顿时满屏刷起“?”
“该兑现我的大餐了!”
孟浩见唐林放下手机,立刻开口。
“放心少不了你的,不过先等我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