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钱清泉 > 第64章 天意(第1页)

第64章 天意(第1页)

苏贞百里原想照着朝廷拟定的平叛方略写,不过想想那数万牺牲的将士,手中的笔便怎么也落不下去。心一横,索性推翻早就拟好的答案,重新构思起来。好在殿试是一天的时间,重新构思虽仓促了些,时间进度上却完全足够。只见苏贞百里提笔写道:“臣闻: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善战者,未虑胜,先虑败,窃以为。。。”

,随后便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毫不避讳的指出了我方的劣势更多,此时不是与叛军进行决战的最佳实际,同时隐晦的提到朝廷内部诸皇子各管一部,很有可能互相掣肘,导致前线供应不足,加大了军事失败的可能性。当然,苏贞百里也提出了利用自身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优势,逐步削弱叛军实力的方法,比如封锁青海的粮道,断绝青海与周边各地的商业,严格控制铁器,食盐,布匹等物资的进出青海,派出使臣出使周边各国和部落,争取更多的盟友等策略,全篇下来,洋洋洒洒三千余字,最后收尾道: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全部誊抄完毕已是日头偏西,苏贞百里起身欲交卷时,才现殿中考生已不足三分之一,康熙皇帝不过待到午时便走了,只有八个监考官依旧坐在考场四周尽忠职守。苏贞百里见了,倒也不慌,整理好试卷,便将卷子交给一旁的弥卷官,亲眼看着卷子被仔细的弥封完毕,签了收条,便跟着领路太监出了保和殿。到了宫门前,太监出示了腰牌,值守的侍卫才放行。宫门外不得随意逗留,苏贞百里只好按照侍卫的指示,沿着宫墙往东走了,约莫一刻钟,方才见到早出来的诸考生,还有礼部的一些官吏,这地方却是个集合场所。殿试之后,考生们并不是各自散去,还需去礼部签到,上交自己考卷的收条,以备将来核查。同时礼部会举行一次宴会款待考生,算是对辛苦一天的准进士的优待。

苏贞百里对宴会倒不在意,反倒有些担心自己的考试了。若是按照拟好的答案写,一甲不敢说,至少二甲前十的名次是跑不了的。如今的答案,往小了说不过是书呆子的肤浅之言,往大了说就是质疑朝廷平叛方略了,就看八位监考大臣和皇帝怎么看了!想到这里,苏贞百里暗自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心说下次不可这般冲动了,现今自己实力弱小,不可轻易冒头,当以积蓄力量和人脉为第一要务,这次就当买个教训了。这次若进不了一甲二甲的,只好花钱捐班了,尽快得个实缺才是正理,计议一定,苏贞百里便稍稍松了口气,笑着同徐闻,安定远打招呼。

康熙帝毕竟上了年纪,白天的殿试,搁在往日,那必定要是坚持一整天才会回宫,现在却不行了,稍微坐的久点,双腿就会肿胀,麻,完全走不得路,需两边有人搀扶才可。作为一个骄傲的帝王,康熙岂能接受此种丢面子的行为,所以刚到午时便找个借口起身离开了。到了晚间,几位监考在值房中开始阅卷,不过气氛却没有会试时那么紧张,毕竟殿试只是排名而已,没有落榜,事后卷子也不会送到礼部重新堪磨,便是出点纰漏也无妨。八位监考官每人一桌,依次轮流批阅试卷,时效倒也不慢,前后两个时辰,已经批阅了三分之一的卷子。之所以如此迅,主要还是今次殿试的题目过于简单。几位监考本就是朝廷重臣,日常里时时参与朝廷的机要,朝廷制定的平叛方略也是出自几人只手,所以批阅时,只要内容与朝廷平叛方略契合的,大多给中上等的评价,当然,到哪里都有书呆子或者投机者,总有那么几人想着能一鸣惊人,便在试卷写些奇谈怪论,希望引起考官或者皇上的注意,这种试卷都直接打落到后面去了,免得污了圣上的眼睛。

因康熙催的紧,八位监考不敢怠慢,连夜批阅试卷,直忙到第二日晌午才全部完结。随后依着试卷上的标记选出排名靠前的十份进呈给皇上御览。为表明公正无私,进呈的试卷依然是弥封的,康熙瞧着摆在自己面前的十分卷子,没有做声,捡起一份试卷便读了起来,前后不过一杯茶的功夫,便已读完,感觉尚可,虽无出彩之处,却也没有什么纰漏,考虑的也算全面。放下这份,捡起下一份读起来,完事后,内容感觉差不多,比上一份好的地方许就是这考生的字了,接连看了十份,整体内容出奇的一致,倒在康熙的预料之中,不过心中却微微有些遗憾。没有多言,便让随侍的太监拆了糊名,打算看看考生的真面目,结果康熙和八位大臣都傻了眼,竟然没有苏贞百里。康熙的脸色登时便难看了起来,八位监考也吓出了一身冷汗,好在未时不晚,有聪明的便上奏道:“试卷只是臣等私自评断,然此次考生中贤才众多,或有遗珠,臣等回去再行推荐,必不使明珠蒙尘”

,康熙此时已经恢复了面色,笑着点点头,八位监考官见了,行礼后告退,随后急匆匆赶回值房。

八人进屋后有些后怕,亏得康熙没有急着确定名次,否则这次便闯了大祸了。几人中以马齐,张玉书的地位最高,资历最老,便命人将所有试卷都搬过来,挨个拆了糊名,结果拟定取中的二甲试卷都验看完了,还是没有找到苏贞百里的试卷,这回几人是真被吓出汗了。想想就觉得后怕,直隶乡试解元,会试第一名,皇帝的嫡亲孙女婿,竟然被打落到了三甲,这要是张榜出去,估计八个人不死也得脱层皮。众人七手八脚的将剩余的卷子拆了糊名,果然,在一堆打着“x”

的试卷中找到了苏贞百里的卷子,只是大家的表情比哭还难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若是将苏贞百里的卷子高高取中,那势必说朝廷的平乱方略有问题,这不是打朝廷的脸么?马齐,张玉书见了,也是齐齐倒抽一口冷气,两人彼此看了一眼,眼里都透着无奈,最后还是张玉书说了句:交圣裁吧!算是给大家有了个交代。最后是两位大佬单独去面圣,康熙见了苏贞百里的卷子也是嘴角直抽抽,心里又微微有些得意。苏贞百里的卷子虽写的婉转,可是意思表达的很透彻,只是康熙内心本能的不想承认罢了,不过苏贞百里运用后世类举法,将大清与罗卜藏丹津各种优劣进行对比的方法很受康熙的赞同,仔细想了想,康熙提笔写道:一甲第三名,随后又找出两份最接近朝廷平叛方略的卷子,分别取了一甲第一名和一甲第二名,其余的几份卷子便依着远近的顺序取了名次,倒也随性的很。不过马齐,张玉书倒也没有意义,其实考试到了这个程度,这些试卷基本都不差,取谁第一都有可能,具体的就看天意了,天意说白了就是看皇上的意思。定完名次,康熙想了想说道:“一甲和二甲前十名的卷子就不要公开了,就说涉及朝廷平叛机密,其余的试卷照常公布即可”

,马齐,张玉书听了心中了然,这是在变相的保护苏贞百里,之所以拉着其他人的卷子,不过是鱼目混珠,瞒人耳目罢了。

殿试结果在第三日公布,天色未亮准进士们便穿着新的进士服,依次排序,穿过午门,进入太和殿前大广场中等候,随后礼部官员会在教授一遍礼仪,然后便是静静的等待了。天色将明,朝中的诸大臣依着排定的顺序,依次进入殿中,辰时初刻,只听殿外奏起太和之乐,马齐手捧着明黄色的圣旨,至殿外台阶之上,随后准进士们在礼部官员带领下,跪接圣旨,只听马齐朗声读道:“康熙四十九年三月二十日庚寅恩科,策试天下贡士,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三十六名,赐进士出身,三甲二百九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

。随后又有小太监捧着金榜交给马齐,马齐接过金榜,先跪地向康熙皇帝龙椅方向行礼,随后起身将皇榜展开,旁边有两个小太监各持皇榜一端,马齐接着高声读道:“康熙四十九年庚寅恩科一甲第一名王华,第二名周文贤,第三名苏贞百里,二甲第一名安定远。。。。。第三十名徐闻,三甲第一名。。。。。。”

,饶是马齐武将出身,底子好,一口气读完三百多个名字,也是累的嗓子快冒烟了,幸亏有专门的唱名太监帮着,否则马齐的嗓子只怕要彻底报废了。

苏贞百里听了一甲前两名不是自己,便已死心了,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如果不是自己拥有金手指,是走不到如今这一步的,恰在此时,便听见了自己的名字,抿了抿嘴,却又没觉得意外。待听到安定远与徐闻都名列二甲,心里由衷的为他们高兴。至于站在队尾的徐闻,则被这巨大的惊喜给冲击的脑袋晕,安定远则面上则镇定了许多,毕竟他已经历过一次会试前三,心理承受能力要强些。差不多一个时辰,马齐才将金榜读完,依例一甲与二甲需要进大殿谢恩,至于三甲,直接在殿外行礼磕头便可以了。状元王华,榜眼周文贤,探花苏贞百里鱼贯入殿,随后便是磕头谢恩,苏贞百里用眼角看了眼殿中的布局,左右两边,文臣武将泾渭分明,前头站着的是与皇室关系密切的王爷勋贵们,雍郡王便站在其中。

三人按太监的引导,低头快步向前,给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礼毕,康熙勉励了几句,三人便谢恩退出,随着太监至侧殿等候,准备接下来的游街夸官。随后是二甲的三十几名进士6续进殿谢恩,至于三甲进士,是没有进殿资格的,只能在殿前叩谢一番罢了。游街夸官实质上就是状元郎领着进士们去长安左门外看官员张贴金榜,然后回家的过程,过程不细说了。

苏贞百里折腾了一天,总算回到侯府,却也不得清闲,虽没中状元,可也是一甲第三名,且知道内幕的人不少,皇帝如此恩宠,若不赶紧巴结,只怕将来没有机会了,这边一放榜,那边贺客便络绎不绝的上了门,府中便摆起来流水席。苏贞百里虽累,可还是强打精神出来与众人应酬,只不过他的杯子倒的是水罢了。又忙乎了半夜,方才回到自己的小院子里,简单洗漱一下便沉沉睡去,明日还有琼林宴要参加,据说这次康熙也要来,估计明个儿还有好戏要看呢。

果不其然,第二日的琼林宴上,康熙亲自参与,新进士们自不会放过这种“简在帝心”

的好时机,一个个如开屏孔雀般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让苏贞百里着实看了一出好戏。心里却暗自嘲笑,须知康熙执政五十载,是何等精明的一位帝王,岂能被这些新嫩的小进士的三言两语打动?自始自终,苏贞百里都没有下场,只默默的坐在一遍看戏,被问得多了,便推说昨日喝的太多了,到现在还头昏脑涨,实在没好的诗词歌赋,所以就不献丑了,还请众位同年多多包涵。别人见了也不以为意,还会露出理解与惋惜的表情,苏贞百里见了只笑笑不说话。到了如今这地步,他已不用再刻意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了,清楚的都清楚,不清楚的解释也没用。

因皇上在场,又是官方性质的宴会,新进士们也不好太放肆了,到了申时便各自散去,至于皇帝嘛,前后待了个把时辰,午时便回宫去了。一些年纪大的殿试官,便跟着一起走了。随后皇帝给新进士们放了足足半个月的假,有些距京城较远的,还多放了1-2个月不等,方便他们还乡探亲等,毕竟富贵不还乡,便如锦衣也行。至于新进士的安排也妥当了,一甲三名自是入翰林院当值,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正六品。榜眼,探花皆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从六品。苏贞百里也得了半个月的假期,只是他家虽在保定,可根脚却是京师,倒也不用来回奔波。索性先上了谢恩折,内容无非是三条,一是谢恩,二是给自家老爷子请封,三则是乞请恢复旗籍。前两条皆有例可循,唯独第三条让礼部犯了难,因没有先例可循,只得上报给了康熙,请圣裁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