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机床行业神刀手 > 第33章 过年二(第3页)

第33章 过年二(第3页)

交到县大队,留下的继续学习、训练,要走的就可领大洋走人了。

第二天一早,苏阳便来到柳寨子庄,说是有黄小丽就不怕别的人离开,其实,他内心还是不踏实,黄小丽也就那么一说,女的又好变卦,不牢靠。早饭后,通信兵俘虏6续来到大队部,起初来的都是要走的,接连走了一百来人,留下的才四个。不过黄小丽还没有来。苏阳就在院子站着,心里早有准备,他也没着急。后面留下的多了,最后留下六十三个人。

黄小丽最后来到大队部,一进院子,便看到苏阳,径直走向苏阳,媚着眼忍不住要笑的绷着嘴,伸手要和苏阳握手。苏阳却没和她握手,而是一把夺过她另一只手里的“保证书”

,打开一看,是要留下的,便一把抓住她肩头的棉衣,押着她进了办公室登记。李梅在一旁看着两个人,不禁失笑了。

黄小丽登记完,过去凑在李梅跟前,低声说:“前天他握我的手,我说他摸我了,要来给你告他,他今天就不和我握手了。”

李梅笑着说:“我们苏阳在女孩子跟前脸皮很薄的,你别吓唬他,慢慢和他处。”

黄小丽忧虑的说:“他要不喜欢我,我留在这里就孤零零一个人了。”

李梅听了她的话也是心里一动,她喜欢苏阳,可不能以这个留在中共阳城县委县大队,两情的事变数太大,何况苏阳还没有这方面的心思,所以,她尽力引导说:“怎么会孤零零一个人?我们县大队是一个革命大家庭,都是同志,战友。就说我吧,和你一样,这里没有我的一个家人、亲戚、朋友,但我看县大队的所有同志都是亲人,我从不觉得孤零零的。等你和大家熟悉了,同志们都关心你,爱护你,你也怀有一颗关心、爱护大家的心,你也就不会有那种感觉了。”

黄小丽默默的点着头,她又想到前天苏阳说的,毛主席的话“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她来这段时间也深有体会,无论是李梅、苏阳这些县大队的长还是排队吃饭时的战士,除了好奇的看她们,她从没听过一句对她们歧视、毁辱的话,她相信会这样的。

第三天,县大队便宣布成立中共阳城县委县大队电报科,任命黄小丽为科长,任命王萍为指导员。宣布完任命,李梅把黄小丽和王萍叫到自己办公室谈话,说:“小丽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尽快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另一个是编好密码,把县大队的电报通信尽快建立起来。王萍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向黄小丽学习电报知识,管理好通信科,做好科里其他人员的思想工作。你们两个搭档,要搞好团结,互帮互助,王萍要帮助小丽尽快进步入党,小丽要帮王萍学好电报知识。工作上的事要多讨论商量着办。都能做到吧?”

“能,保证完成任务!”

王萍先立正说。她过了年就十七岁了,身高有一米六五了,穿着整齐的军服,带着军帽,亭亭玉立,一副英姿飒爽的劲头。她现在不能说文化水平有多高,但已是一个有文化的党员干部了,自己聪明好学,积极上进,又有苏阳和李梅的关照和提携,到区委工作了多半年,敢作敢为,勇于担当,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给任务就敢干的这种精气神和劲头,不输李梅。这时谁敢想她就是一年前,还没裤子穿,围坐在炕上,出不了门的丫头。这自然是革命造就了她。

黄小丽看着她,捂着嘴,痴痴的笑。

李梅问:“你笑什么?”

黄小丽说:“我看她不大一点。”

王萍不服气的往她跟前站着比着说:“谁不大一点,不比你高吗?”

黄小丽真转身和她背对背的比着,说:“就比你高,岁数也比你大,你就小不点。”

黄小丽真比王萍高几厘米,看着也就高一点点。

李梅也没评判她们谁高谁低,又问黄小丽:“你多大了?”

黄小丽说:“我二十岁。”

李梅说:“在我眼里,你也是个小不点。”

黄小丽不好意思的指了指王萍,说:“姐,我在说她呢。”

李梅不偏不倚的说:“在我眼里,你和她一样,都是小妹妹。其实我也是十九岁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的,从那个时候,我就立志要打碎这个破烂的旧世界,建立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后来我毅然决然离开家庭,走上革命道路。我们虽然参加革命的方式不同,今天却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了。所以说,投身革命不在年龄,有些人一辈子到死就看到自己脚前的几块大洋,对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闻不问。而你们小小年纪就投身革命,却不是为了几个大洋,而是背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黄小丽听着李梅的话,深受感染,却愧不敢当的说:“姐把我们说的太伟大了。”

李梅说:“事实就是这样,正是有像我们一样的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投身革命,才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才有今天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的局面。不然,我们不就被欺负死了,都成亡国奴了。”

黄小丽的神情才变得严肃起来,以前说她是个爱国的进步的热血青年,她就高兴的了不得,今天李梅更说她身上还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她内心一下变得庄严而神圣起来,从此,她看问题的角度和出点将生根本性的改变。

过了腊八又是小年,腊月二十五,二十六两天,各乡镇6续给县大队送来过年的物资,黄家屯的董景山亲自来了,避开县城从东线经田家湾到柳寨子庄,赶着三架马车,拉着两头猪,一车白面大米,一车几十麻袋落花生,整整走了两天。按县大队规定,送来的东西收下,按市价付给大洋。董景山不干,都是他们提议,乡里的富户捐的,给他钱,他给谁去。苏阳留他一起住了一个晚上,聊了大半夜。

胡家营也送来过年物资,比黄家屯的还多,整整五车,是胡孝先捐的,胡孝先亲自押运送来的。李梅亲自接待了胡孝先,给他宣传了县大队的政策,定义他为开明的乡绅。本来县大队要付给他钱的,他坚决说是捐赠给抗日的物资,县大队便都收下了。

胡孝先是乡绅不假,但开明不开明却有待商榷。最根本的,他是为了维护他的私有利益的。在民国政府时期,他每年给政府官员孝敬孝敬,便混的如鱼得水,滋滋润润的,本以为就这样日久天长。日本侵略中国,打碎了他的生活。但他的能力就是适应,当日本人占领阳城县时,民国政府的那些官老爷都跑了,没跑的都投了日本人了。他以为中国就这样了,将是日本人的天下了,他自然是这样认了主子的,虽然日子过得比民国掌权时艰难一些,但他还是适者生存了。

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这个新主子又被中共阳城县大队给打掉了,忽然,又成共产党的天下了,虽然在经济上他没受什么损失,但精神上他却诚惶诚恐,不可终日。最让他害怕的是共产党掌了权,他的土地不保,共产党和穷棒子是一条心,这些穷棒子都起来了,他还怎么活。所以,他费神舍财的游说国军,本意是想让国军把共党阳城县大队赶出胡家营,可好,国军到胡家营没几天,竟又被共党阳城县大队给灭了。他才不得不正视共党阳城县大队。

腊月二十七后晌,柳世斌正给苏阳报告这几天各乡镇送来的过年物资,因这些物资县大队都购买了,各连队都分配了过年物资,这些物资只有先储存起来。

“报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