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大明第一国师番外 > 第26章 将计就计(第1页)

第26章 将计就计(第1页)

单出四书五经,对于嘉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别人是用背的,而他是用铅笔一遍一遍默写,记忆自然要比别人扎实。

唯一在意的,就是要加快写字的度。

中午饭,于嘉打开了牛皮纸。

早上带的肉包子,已经被衙役掰了个稀碎,依然没有洗手,可也不能饿着,于嘉三口两口便吞了下去。

府试不同于县试,是有“封卷费”

的,也就是报考的钱,每一场三百文,中午饭给提供一个馒头,都算在里面。

如今,已过中秋,一场秋雨一场寒,考生们旅途劳顿,奔波而来,一个馒头根本不够吃,所以,每个人都带了一些饼或者馒头,作为备用食物。

三场考试下来,除了请保费,光是封卷费就要差不多一贯,此外,还有赶考的路费,府城的食宿费用,足以让一户寒门负债。

此情此景,于嘉不由想起流传千年的话,叫寒门难出贵子,同后世一样,没有钱的家庭,折腾不起,孩子怎么往上考?

难怪苏铭常说老木匠,一人读书,全家吃糠。

古人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嘉不想浪费穿越者的身份,一辈子平平淡淡,想要以自己后世的身份,将这个时代的缺点改掉,让百姓过得更安逸富足。便提起些精神,摒弃杂念,安心写了起来。

到了黄昏,66续续有人交卷了,于嘉检查了姓名、籍贯,见没有错误也摇响了铃铛。

不多时,负责收卷的文书就来了。

其中一人,于嘉认出来了,便是迁安县的知县大人,江平。县试时候于嘉见过,只不过对方不认识他。

或许是忙的原因,知县江平并没有看卷,而是用白纸糊住于嘉身份信息,将答卷放入一个封卷袋中,另一人收拾着于嘉的笔墨纸砚,两人共同确认封卷完毕,同时点头,在袋口处贴上封条,又签上名字,才让于嘉离场。

于嘉有一些遗憾,江平若是看一眼卷上的名字,差不多就能想起来他,钱谷师爷途安可是说过,知县大人很高兴,带着那《万疆》和铅笔肥皂香皂来的府城呢。

但在考场里,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能说,否则会判定有作弊的嫌疑,于嘉只能先离场,看看之后,有没有机会结识知县大人。

第一场考试结束。

考场外等候着送考的家属,多数都是卢龙县的本地人,外地人除非大户人家,否则是没人来送的。

见考生们出来,都高高地挥着手臂,有些面容紧张,有些笑容满面,有些怒打考生,有些揉着考生的头……

还有一些交卷的考生,凑在一起对着答案。

一位考生摇头说:“最后一道题我没答上来,虽然写满了,可都是用自己的话硬坤的,八成回家,免不了我爹一顿胖揍。”

其他人,或真或假,也都叹着气,没有一个人说自己考得好。

…。

于嘉是个直男,最讨厌这种不诚实的人了,就像后世一样,有些人总说你学习好,总说你工资高,结果,无论结果考试成绩和工资,总是比你多上一截。

哟哟哟!

“这不是夕阳里的于嘉么!”

一个讽刺的声音,在于嘉身后响起。

于嘉回头看去,此人他认识,名叫黄瑞,与原主有一些交集。

与其说他是原主的狐朋,不如说是秦霄的死党,二人狼狈为奸,老一套,经常骗刚进城的小伙,先是多次请吃饭喝酒,而后,利用人家信任进青楼。

于嘉作揖道:“黄兄,别来无恙!”

黄瑞没有回礼,嘴角戏谑地勾着,回头喊了一声:“秦兄,看看这是谁!”

嗯?

一个冰冷的目光转了过来。

此人的面容,怎么就似曾相识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