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黑衣女子的身法越来越快,曹旌知道再不出手少林僧恐身遭鈇钺,便从怀中掏出铜箫,以箫为剑,起手便是莲花门绝学“白鹤听箫剑”
,一招“烟锁秦楼”
,攻向黑衣女子身后。
相传周宣王时,大臣箫史擅长吹箫,箫声动听,可引孔雀、白鹤驻足,箫史以箫为剑,与鹤共舞,创下此套剑法。瑞云真人游历四方之时,机缘巧合得到此剑谱,又潜心加以整理,成为莲花门一门绝学。剑法共分一十六式,每一式均有攻守两招,与莲花门“阴阳一体”
的内功相契合,剑式总决为:“此心不动、随机而应”
,招式因敌而变,有时剑势雄豪,可吞天沃日,有时则变化虚空,宛若流水,每一式使出,均含有大智慧、大乾坤。
曹旌本觉己方三人对敌一名女子已属不得已,因此这一招使出来内力外露,铜箫发出滋滋声响警示对手。
黑衣女子也早已防备一旁观战的曹旌,听到身后金风响动,心中暗暗一惊:“想不到这年轻孺子内力也有如此造诣,想不到万花谷竟有这许多硬手?”
想到这急忙闪身躲过铜箫,不再紧攻少林僧人,专心对付陈、曹二人。一旁少林僧人已累得几近虚脱,放下铁葫芦暂退一旁,一边大口喘气,一边观敌瞭阵。说话间那三人又交手了十数回合。
其实论辈分曹旌还长陈正泽一辈,但一来陈正泽年长,二来曹旌初出江湖,一路以来自然事事向陈正泽请教,况且陈正泽本已是江湖年轻一辈中的成名人物,对事事恭谨的曹旌初时也只以后生看待。此番二人联手对敌,陈正泽见曹旌虽然入莲花门只有三年,但一套莲花门“白鹤听萧剑”
,使得剑法飘逸,神形具备,方始对其刮目相看。
但黑衣女子究竟身法太快,加上招式诡谲多变,往往出手一招或踏出一步看似全无道理,但却又毫无破绽,即便陈、曹二人联手,仍是觉得招数上处处束手束脚,无处施展。
又战数十回合,三人功力高下逐渐分出,曹旌虽然随“清风钓叟”
木江愁习武三年,但莲花门武功博大精深,以“白鹤听箫剑”
剑法之玄妙,三年时间能又怎能得其全部宗要,况且“白鹤听箫剑”
讲究因敌而变,曹旌临敌经验本来缺乏,黑衣女子的武功又恰恰全无“道理”
可寻。因此战到七十回合头上,曹旌招式上难免滞涩,一个疏神,衣袖上被黑衣女子齐齐划开五条口子,险些受伤。
黑衣女子咯咯一笑,说道:“俊书生,你手臂好白啊。”
曹旌微一脸红,挥箫再上。一旁少林僧人见况也重新加入战团。
少林僧人适才能够独战黑衣女子数十回合,武功原本不在曹旌之下,这一番以三敌一,黑衣女子武功虽高,但在三人围攻下,轻功闪展的余地终究有限,交手圈子也被逼得逐渐缩小,黑衣女子虽然在招式上仍应对自如,却也再难占据上风。
陈正泽见局势渐转,喝了声“停手”
,跟着跳出圈外。向黑衣女子抱拳说道:“在下华山陈正泽,我等与姑娘素不相识,只因适才见姑娘与这位少林师兄争斗甚急,我二人这才鲁莽出手,不知姑娘是哪派门下,因何在万花谷出手伤人?”
黑衣女子瞥了陈正泽一眼,冷笑一声道:“呦,中原九大门派是要在这万花谷聚齐了么?可这山谷又不是你家的,我不过来这谷中取些草药,你们竟然对姐姐我如此无礼,那就莫要怪姐姐叫你们吃些苦头了”
。
说罢,女子一抖宽大的衣袖,衣袖中竟飞出无数黑色蝴蝶,与适才陈、曹二人所见一般无二。单只时不觉,此时细看这群蝴蝶,头部隐隐现出殷红之色,阳光洒下,耀眼夺目,如万点女子红唇一般,迎面扑来。
三人见状一愣,眼见成千数记的巨蝶扑来,瞬间均有手足无措之感,慌忙间挥舞兵器驱散群蝶。陈正泽使出华山派专用于防御对手暗器的“星云剑法”
,剑招如银光泼洒,密不透风;少林僧人使出“黄钟百转”
的功夫,铁葫芦旋转舞动,犹如一口金钟,护住周身;曹旌则以内劲催动“水涧听松”
曲,箫声如空谷幽兰,轻扬婉转,群蝶受内力激荡,不得近身。
一会功夫,地上已积了上百只蝴蝶尸体。黑衣女子见了,从怀里掏出一把竹笛,吹奏起来。笛声妩媚妖娆,正与曹旌清雅恬淡的箫声针锋相对。群蝶受了笛声刺激,越发疯狂的扑向三人。
三人中曹旌以内力与黑衣女子的笛声相抗,才发觉黑衣女子不仅轻功出众,招式诡谲,内功更有独到之处。一旁陈正泽听得清楚,初时箫声还能与笛声旗鼓相当,时候稍长,箫声逐渐为笛声淹没,偷眼观瞧,曹旌箫声的守御圈子逐渐缩小,只能护得周身尺许不为群蝶所侵。
少林僧人内功修为稍弱,被笛声引得心烦气躁,一个疏神,一只蝴蝶扑在右手手臂上,瞬间只觉得手臂上一阵火辣辣的疼痛,赶忙一掌将蝴蝶击落,再看手臂上,伤处一个殷红而透明的印记逐渐扩散开来,整个右臂剧痛难忍。少林僧人急忙封住右臂上“天泉”
、“天府”
两处穴道,但紧跟着便觉得眼前事物瞬间扭曲模糊,支撑不住摔倒在地。
一旁陈正泽急忙抢步来到跟前,施展剑法护住少林僧人。黑衣女子见状心道:“今日之事恐怕终要节外生枝,当真晦气!且顾不了这许多,快将这三人打发了,去找师兄要紧,只是可惜了我数百只钩吻蝶。”
想到这更加紧催动笛声。
眼见三人转眼便要丧于蝴蝶阵下,黑衣女子却突然面色凝重起来,侧目而望。陈、曹二人也听得远方似有人高歌。歌声由远而近,悠悠入耳。
只听远处之人唱道:“风陵渡口万花翁,花落花开醉脸红。笑看误游尘世客,总随流水去匆匆……”
歌声空明清澈,回荡山谷,显然是内功深湛之人所唱。陈正泽听了,精神一振,大喜道:“是姜前辈到了!”
歌声渐近,笛箫之声逐渐被歌声湮没,随着那人脚步临近,群蝶竟纷纷落在花丛之中,摒翅不动。
黑衣女子大惊,放下竹笛定睛观瞧,一个胖大的身影快步来到众人跟前,一身莲红色外衣格外显眼,身背后背着竹筐,左手竹杖,右手拿着一个满布青釉色云气波纹的梅瓶,看面貌大约五十岁上下,须发乌黑,精神爽健,一对弯弯的笑眼,憨态可掬。
陈正泽抢上前一步下拜道:“晚生见过姜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