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天幕指的是什么 > 第358章 西铭(第2页)

第358章 西铭(第2页)

墨子看到天幕上张载的那个被对家也极称赞的《西铭》的内容时,也忍不住张口抚掌而赞道。

“这与我墨家的兼爱天下的理念何其相似啊?”

墨子继续言道:“虽然后世继承的是孔孟的仁爱儒家之道,但如今我观后世之学术,其实糅杂了诸家的学术之精华啊!”

“这很好!诸子学类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后世之人却能以儒皮去诠释诸道,不拘泥于一家之言,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好学问!”

大汉。

“这什么气啊什么理啊,朕有些不甚了解啊!”

刘彻大着脑袋,已经快被关洛两家的故事给绕迷糊了。

“这和朕现在用的天人感应说难道不一样吗?”

天幕上关于张载的故事还在慢慢的讲述着,其实张载的影响力很伟大,但他的一生真的很“平淡”

他就像一个乡野的老教书匠一样,默默以身体践行着自己的理念。

【张载写过一咏芭蕉的诗。28个字用了7个“新”

字,很好玩,又饱含哲思:

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

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

有人说,这是张载对改革变法的支持。也有人说,这是张载对创新的执念。

他确实从未停止对新知的追寻。即便在他成名之后,他仍“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读仰思。冥心妙契,虽中夜必取烛疾书”

他教导学生说,“夜间自不合睡,只为无可应接,他人皆睡了,己不得不睡”

。当然,他夜里不睡,或说不想睡,不是想起来嗨,而是要下苦功夫读书悟道。朱熹很佩服张载终生用苦功,说他这是“勇”

,没有勇气打底,谁也下不了这么大的苦功。

他讲了很多道理,但从不用于苛求他人,而是用来要求自己。面对问题,总是反躬自问,从不指责别人。包括他最为著名的“横渠四句”

,也是用于自律,不是用于他律。

尽管我们在无数的场合听过“横渠四句”

,但要知道,它随时指向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一位著名的学者说,张载为什么说“为万世开太平”

,不说“为万世致太平”

?很简单,“致”

是实现的意思,“开”

则是一种期待,张载“有德而无位”

,他根本无法像范仲淹、王安石那样有机会去“致太平”

,所以只能说“开太平”

,垂法于后世,以待圣贤致太平。

但从张载的“无力”

,不正说明他讲的道理,都是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吗?

根据他的学生回忆,张载是听到灾荒、百姓没饭吃,他自己就吃不下饭的那种人。他无能为力的时候,只好要求自己“感同身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