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为什么要专门设一个负责收翻稻子的活儿,还让成年人来负责,而不是让几个半大不小的少年人来负责呢?
就是因为夏天的雷雨来得猝不及防,下得迅猛。
只有成年人,才能掌握根据天气,预判雷雨到来度的技巧。
并且手脚灵敏,能够尽量赶在暴雨到来之前,保住稻谷不让淋湿。
“快快快!!”
不远处,挑着又一担稻谷过来的社员们,看到这种情况,慌忙加快脚步,把它们放到屋檐底下,就过来抢收晒着的稻谷。
“给你们,接着!”
没想到,赵伟业即使坐在轮椅上,也一手推着轮椅,一手拖过几大张堆在一边的塑料布,让他们盖在谷堆上。
杨建兰抽空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回之给她的,是他看不懂意味的黑眸。
杨建兰也来不及多想,脚步匆匆地拖着那几大张塑料布,跟社员们合作,张开,又在旁边压上几条木棍、竹篙。
以免它们的边沿被风掀开。
“还得是建兰你的预料够准!”
赶在这一场暴雨的雨点,滴滴答答地打下来之前,他们总算把场上晒着的所有谷子,都收拢,并遮盖起来了。
“要不是你收得快,那我们的谷子就白费晒那么久了!白费功夫不说,还容易受潮。若是让这些谷子都长出芽来,那我们的收成就糟糕,要受影响了!”
“是啊是啊,建兰看天气还是有一手的!看来没白费大元教你那么久!”
一旁的刘嫂子,笑眯眯地夸奖道。
“哪像原来的郭大嫂,等她回过神来,我们的谷子,都被淋湿个彻底,白晒了!”
在屋檐下躲雨的社员们,难得清闲地顺势唠起嗑来。
从脑海的记忆中,杨建兰知道,马大元虽说原来游手好闲,但他却是村里有名的“看气象能手”
。
这得益于他爷爷就是有名的风水先生。
只是后来要“破四旧”
,他们家的这一些东西,才被大家避讳着,不再提起。
只是村子里的老人们,大抵还是记得的。
因此,对于马大元“言传身教”
过这么几年的杨建兰,若是掌握了一些这些方面的东西,他们也并不感到意外。
杨建兰心底微微地一动,她眯起了眼睛。
她似乎找到了,让自己在这个年代,轻松获得一份高收入的合理路径了。
但她还来不及细想,就被身边社员们的惊喜声音打断了。
“雨停了,雨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