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二自然也不客气,吃早餐能吃多少钱,他们三少爷是差钱的人吗?
于是他的手指在菜牌上看似胡乱的点了几下,除了这几个,剩下的全都要。
伙计被吓了一跳,连续确认了几次,知道孔老二拍出一沓纸币,伙计才呲着一口大黄牙下去传菜了。
朱传仁透过敞开的窗户,望着人来人往的街景,突然有些晃神,依稀看到了现代社会忙碌的景象。
不过很快他就被一道道朴实无华却香气扑鼻的早餐拉了回来。
四大金刚中,“粢饭团”
往往简称“粢饭”
,所以有的人会误解为“粢饭糕”
。
粢饭团照理来说应该是糍饭团,因为这个粢只有“zi”
的音,但魔都人必定念作“ci”
。
现在的粢饭是放在一个大
的木桶里的,现吃现包。
所以和津门的煎饼果子摊边一定有炸油条的摊一样,现在卖粢饭团的摊子边上也一定有个炸油条的摊子。
除此之外,这糍饭桶旁边,往往还靠着一个油豆腐粉丝汤的摊子。
魔都人在早饭这里,形成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穷讲究”
。
大饼油条油够多了,于是配没油水的豆浆;
粢饭团油水不多,于是配有油水的油豆腐粉丝汤,自己给自己来了个“营养平衡”
。
全家福粢饭团,内馅有油条、蛋黄等
比起其它三位,粢饭团是最与时俱进的了。
最早的粢饭团包根油条,或者包点白、黑洋酥就吃了。
后世可就不一样了,榨菜、肉松、咸蛋黄、火腿粒,甚至卤蛋、香肠、梅菜扣肉都可以包。
早上吃这么一个,到下午两点都不饿。
粢饭团还有两种不同的米,白糯米和血糯米。
选好要哪种,阿姨从饭桶里抓出一巴掌的米,压压平,铺上食材,卷起来,拿根木棍压压实,收口包起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与饭团类似的食物,比如小笼馒头的名气实在太大,所以也会误入四大金刚中。
但正本清源,不管在后世还是现在的魔都人口中,都不会将小笼包纳入四大金刚的范畴。
也有一种说法,说粢饭和豆浆是后加入的,起先这两个空位是老虎脚爪和馒头。
但这玩意也没什么作证,而且老虎脚爪的本名叫金刚麒,即便是现在这个时代也不常见,那就更不可能被称作四大金刚了。
刚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油条被送上桌,朱传仁直接上手,拿起来吭哧就是一口。
酥脆的外皮一触即破,包裹着软糯的面香,一口下肚,胃口立马暖和起来。
油条的来历都知道吧,据说是民间因为痛恨秦桧迫害岳飞,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来表达愤怒。
两股拧在一起,代表的就是秦桧夫妻俩,所以油条也叫“油炸桧”
。
油炸桧的名字现在还在用,也有“油炸鬼油鬼”
的叫法。
油条是真正的国民早餐,几乎没有买不到油条的城市。
而且吃法都被玩出了,津门人拿来卷煎饼果子,皖省人往里面灌鸡蛋,魔都人拿来夹大饼,粤省人拿来扔进艇仔粥里。
尽管吃法不同,但说句“人人都爱油条”
并不为过。
魔都人爱吃油条,四大金刚的另三个,都能和油条搭档。
街上抓个人,说一句“大饼”
,这人要是个魔都人,他的大脑指定就管不住嘴了,一定会回一句“油条”
,就跟对暗号似的。
弄堂里的小孩被大人差使,拿根筷子去买油条,把油条用筷子穿起来带回家,在现在很常见的景象;
而小孩把油条两头的尖尖偷吃掉,也是另一个常见的景象;
回家“屁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