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到胸腔镜切除的病人,情况大概都不太乐观,像廖相瀚这么严重的很少见,因此辨认难度不至于那么高,但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许秋还能灵光一现,用纤维支气管镜辨认结构,但放到真实的临床上,其他医生哪来的这么多技巧?
能写在纸上的,按部就班的技术,才是能普及开,惠及所有医生、病人的好技术!
“得想个办法改良,不然右肺入路的手术还是很难做。”
许秋陷入了沉思,开启了头脑风暴。
脑海中,专家级改良联合术的经验条也在缓缓地增长着。
眨眼,就跨过了百分之六十的进度条,来到了百分之六十一。
不过这一切许秋并没有意识到。
直到某一刻,许秋突然抬起了头,眼睛霍然亮。
他终于有思路了!
右肺上叶支气管的位置相对来说更加固定,而且解剖变异很小。
因此,为何要执着于用右肺上叶静脉来作为参照点……
直接从右肺上叶支气管不好吗!
许秋目光炯炯,迅思索着手术的可能性。
先离断右肺上叶的支气管。
这一操作,可以让右肺上叶的活动性增加,便于后续切割直线切割缝合器等装置置入。
虽说许秋能用专家级+2oo%缝合加成傲视群雄,但也仅仅是他而已。
临床上讲究效率与效果至上,其他人的缝合能力还远远到不了赶机器的地步,自然该用缝合器还是得用。
“如果是先解剖右肺上叶静脉,很容易损伤肺动脉干;之后解剖离断右肺上叶动静脉,也会频繁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术后并症的生率也会增加!
“但如果在离断右肺上叶血管之前,先把右肺上叶支气管解剖了,潜在肺静脉淤血引起的支气管粘膜非炎症反应也能够被避免……
“最重要的是,如果这是肺癌等具有扩散、复倾向的疾病,这一简化流程还能够避免癌细胞通过气道播散!”
这一瞬,许秋思路彻底贯通了,唰唰唰地将自己的想法写了出来。
片刻之后,一个崭新的右肺上叶入路出现在纸上。
术野变得无比清晰,风险也减少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对手术操作的难度也低了!
“解剖气管极简式入路!”
最后,许秋给它定了个名字。
“赶紧去找呼吸外科主任,经过简化的这条入路,也能延伸到其他肺段,联合术的门槛或许能降一降!”
想到这里,许秋颇为兴奋,朝着呼吸外科赶去。
……
呼吸外科。
大会议室里人满为患,科室里的医生几乎都来了,一个个坐得端正,目不转睛地望着前方巨大的屏幕。
滋滋滋——
随着电凝刀声音的响起,画面也变成了许秋操纵着电凝刀,在单孔内切断了细小的血管。
呼吸外科主任的声音也传了来,他分析道:
“直径小于两毫米的血管,没有切断、缝合的必要,直接用声软组织切割刀头、双极电凝、单极电钩、百克钳、射频凝血器等等达到止血效果即可。
“至于大于两毫米的管道组织,则用钛夹、hemo1ock夹闭合血管,或者是单股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进行缝扎。”
场下,众人的目光被呼吸外科主任吸引了,同时看向了这位站在台上、威风凛凛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