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纲先生近年回忆说,胡适在1931年“九一八”
前夕,在景山看故宫,沉痛地说,“东北情况严重,如果当年冯玉祥不把溥仪驱逐出宫,今天北京不知怎样了”
,然后就承认自己当年反对此事的做法是错误的。[19]这个回忆,恐怕有些误差。称宣统帝之名而在“逐”
前加“驱”
这样的字,不太合民国十几年时胡适的说话习惯,倒更像是经过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知识分子的口吻,应非原话,可不必用引号。而且,溥仪的去东北,是在“九一八”
后的事,并且那事是秘密进行的。即使报纸那时已先在谈论此事,到底溥仪是否会去东北,在“九一八”
之前并不能肯定(那时连“九一八”
是否会有都不知道)。以胡适讲究证据的习惯和不十分喜欢承认错误的性格,怎么会在事之前就凭预感——假如真有的话——做出这样先知式的负面判断呢?
反之,如果胡适在对罗先生说完对东北的忧虑后,指出当年若冯玉祥不把溥仪驱逐出宫,今天北京的情形“当更可为”
,恐怕还合乎逻辑一些,也更符合胡适对大部分人都主张尽量争取的一贯思想。罗先生希望为胡适留一个更“完美”
形象的美意,甚可感;但在此心态之下的晚年回忆,恐未必准确。胡适这样的特立独行之士,正是不要事事都与人一致;这样的胡适,或不完美,却更完整。他那时的“率性”
,也还不止此。
三礼教与少年心
由于胡适平时“作圣”
的功夫很深,一般人并不真知胡适其人。他曾自我描绘说:“我受感情和想象的冲动大于受理论的影响。此是外人不易知道的。因为我行的事,做的文章,表现上都像是偏重理性知识方面的,其实我自己知道很不如此。我是一个富于感情和想象力的人,但我不屑表示我的感情,又颇使想象力略成系统。”
而且,“我虽可以过规矩的生活……虽平时偏向庄重的生活,但我能放肆我自己”
,有时也能过很快活与放浪的生活。这一层“外人很少知道的。我没有嗜好则已,若有嗜好,必沉溺很深。我自知可以大好色,可以大赌”
。不过,也要不时“率性”
的胡适认为,这些别人不知的真性格,“有时我自己觉得也是一点长处”
。实际上,胡适“最恨的是平凡,是中庸”
。[2o]只有认识到胡适的这一面,才能理解下面一段胡适的“率性”
经历。
1923年1o月11日,正在杭州养病的胡适向来访的徐志摩出示其烟霞洞杂诗。徐似有所感,于是“问尚有匿而不宣者否?适之赧然曰有。然未敢宣,似有所顾忌”
。两天后,二人再次长谈,“谈读书谈诗谈友情谈爱谈恋”
,“无所不至”
。这一回,匿而不宣的诗也出示了。徐氏读后下一断语:“凡适之诗前有序后有跋者,皆可疑,皆将来本传索引资料。”
[21]胡适自称是讲究“诗的经验主义”
的,主张“做梦尚且要经验作底子,何况作诗”
。他的诗正像他的梦:“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形象,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奇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