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溪边忖度着,边起身往朱冬轩行去。
既然知晓骆颂并无恶意,似乎还对她颇为留意与……体贴,她便无须再听壁角,赶紧换回女装方是正经。
洛溪脚下不由加快了步伐,却没走几步,便碰上了朱瓒三兄弟和朱威。几位郎君正领着各自的僮仆,立在通往朱冬轩的甬路上,齐齐朝她所处的方向好奇地张望。
朱威更是一见她走来,便忍不住地问:“八妹,你又是扮僮仆,又是扒人家的院门,莫非你想去朱夏院当差?”
咦,朱威已识破她了?
“真看不出四哥的眼力恁地好,小妹这瞒天过海之计算是枉费了。咦,四哥,你是何时瞧出来的?”
洛溪上前,朝朱瓒兄弟几人施了一礼,口里却不依不饶着朱威,以期将话题引开,分散他的关注点。
她可不想道出方才于朱夏院生的那一幕,说出来还不得被人笑死。既尴尬又丢人的事儿,还是越少人知道的越好。
她相信骆颂那个谦谦君子,也不会大肆宣扬的。那样有损于她闺誉之事,对骆颂又有何好处?若不然,骆颂也不会那样小心地为她遮掩了。
不过,都怪她好奇心太重,复又返身折回去,扒了朱夏院的门,才令刚刚回来的几位有了疑心,倒是罔顾了骆颂一番为她遮掩之意……
洛溪的转移话题,倒是起了效用。朱威一听洛溪相问,立时兴奋地上前,伸手搭在了洛溪的肩头,得意道:“八妹,怎么样,四哥今日够意思吧,没有揭破你的身份。其实,你一抢上西阶,四哥便瞧了出来……”
这个朱威,倒是不见外,竟然……将手搭在了她的肩头!
洛溪明知朱威只是一副哥俩好的意思,也明知朱威是她有血缘的堂哥,可心下就是极为不舒服。
便一边回应着朱威,“四哥的眼力与定力是越来越厉害了,八妹不佩服都不行,四哥,今日你对小妹当真没话说!”
一边移步向前行去,不动声色地将朱威的手卸掉。
朱威似是毫无所察,也跟着往前走,嘴里依旧絮叨着:“……四哥晓得你被关了一个月,闷坏了,这才又扮上僮仆出来透透气,你说,四哥怎会坏了你的好事?”
之后,又瞪起大大的凤眼,看向洛溪,“……四哥便是好奇得要死,也得忍住。颂表弟说过一句话,太过好奇有时会害死人的,八妹,你说是吧?”
言罢,又朝朱夏院的方向瞟了眼。
什么意思,难道……朱威意有所指?
还特特提了颂表弟,难道与骆颂有关?
洛溪转颐看向跟随而行的朱瓒几人,见兄弟几人眼底皆有好奇与猜疑之意,猛然间,一个念头闪过:他们不会是怀疑……她与骆颂……哪个有啥吧?
怪道直肠子的朱威能说出这么绕人的话来。
洛溪这个捶胸顿足:扒个门缝,也让人误会如斯,简直……
越不愿有瓜葛,越让人误会有了尾,岂不冤枉?可,越描越黑之蠢事,她是不会干的。
于是,洛溪黑了脸,大步走向朱冬轩,又不忘甩下一句话:“四哥,小心好奇害死猫!”
朱威:“……”
怔愣了好一会儿,朱威才大叫:“喂,你们别那样瞧着我,别说你们听过八妹说的那话!”
见朱瓒三兄弟也进了朱冬轩,又低头嘀咕着:“好奇还能害死了猫……没听说过,颂表弟说的害死人倒是有可能……喂,子略,你说,你听过八妹说的那话?”
对于四郎君求助的眼神,子略近前,道:“四郎君,子略寻思着,八姑子那意思……并不是真的说好奇能杀死一条猫,而是……”
抬眼觑了下自家主子,又接着道:“告诫的意思。”
“告诫?八妹要告诫谁?”
子略暗自翻了下白眼:他的这个主子倒是心大,这么明显之语也未听出来,没见几位郎君皆默然无语地走了么?不过嘛……
子略眼望朱冬轩,心下暗自思量:不过嘛,八姑子说的话,他也从未听过,但,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八姑子足不出户便救下了自家妹子心惠,这种奇事,他之前不也从未听过么?
洛溪进了朱冬轩,很快便在菊惠的服侍下,换好了女装。
“姑子,您这呆在朱鹿堂里的时辰,也太过长了,婢子都等得心焦死了。”
菊惠边收拾着洛溪换下的男装,边抱怨着,“姑子,若再被君侯觉了,可要如何是好?”
“菊惠,你这都说了几遍了,还说!”
洛溪理了理三重衣领,一层一层地压服整齐了,又道:“菊惠,你也莫要杞人忧天,你瞧,你家姑子我不是好好地立着么?”
“姑子,子荷说,就怕君侯去了朱鹿堂,所以……婢子才越担忧,怕万一姑子真的撞见了……”
“君侯倒是没撞见,小鬼倒撞上了一个。”
洛溪想起朱雍小小年纪,便是那样的一副恶毒嘴脸,不禁感慨了句,“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呐!”
若没有撞上朱雍,她也不会耽搁了时辰;不会耽搁了时辰,就不会情急之下去了朱夏院;不去朱夏院,便不会与骆颂有了难以启齿的私密之事,也就不会有了之后……朱瓒兄弟的猜疑。
又忆起,今日于朱氏冢地所生之事,尚有更可疑的把柄授之人手。
一时间,洛溪思绪翻涌,便没了之前的兴致,无精打采地走出了朱冬轩。
菊惠忽地见自家姑子变了脸色,兀自怔了怔,又连忙去给几位郎君告辞,便提着自一大早就提着的食盒,追着八姑子去了。
回到芷珺院,心惠迎了上来,边觑着洛溪的脸色边回禀,“姑子,午时三刻时,五姑子来看姑子了,见姑子未回,便等了会儿,结果未等到姑子,六姑子又来看姑子了,五姑子和六姑子便一道等姑子,还未等多大一会儿,七姑子和十姑子又结伴来瞧姑子了,四位姑子便一起等姑子,等到未初时,见姑子还未回,四位姑子便告辞,去了朱西泮。”